上周五(1月3日)晚間,國家醫保局印發《眼科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簡稱“《指南》”),旨在整合規范眼科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助力守護眼健康。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指南》實施后將實現價格項目統一,有利于建設統一大市場,有利于病人異地就診,后續應關注各省醫保局對接落實后制定的價格基準。
統一價格項目 使眼科更加清晰規范
《指南》在編制過程中參考2023年版醫療服務項目技術規范,將其列出的563項技術規范項目映射整合為125項,分為臨床診察類項目、非手術治療類項目和手術類項目三大類。
2023年版醫療服務項目技術規范定位為技術工具,列明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按項目提供服務而產生資源消耗的最小計量單元,為科學測算醫療服務成本和績效管理等相關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指南》的編制印發是為了‘統一度量衡’,是統一價格項目,而不是統一價格。”愛爾眼科董秘吳士君分析稱。“《指南》實施后實現價格項目的統一,既有利于建設統一大市場,也有利于病人異地就診。”
此前,各省之間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存在差異,各省的手術收費項目由各地醫保局確定,同樣的手術各省收費項目數量并不相同。如今,以臨床診察類項目為例,《指南》根據不同檢查目的分別立項,對可能存在重疊的眼科檢查項目,如“眼壓檢查”和“眼壓檢查(青光眼激發)”明確不得同時收費。
吳士君表示,價格項目統一一方面更將導向統合收費,不過多地實際上已經執行了多年的DRG或DIP,本來就是統合收費,后續關鍵要看各省市區最終確定的收費標準。另一方面,價格項目統一也有利于避免重復和浪費。
突出技術勞務價值 支持創新技術轉化
在規范統一現行價格項目的基礎上,《指南》對技術勞務價值高、風險程度大的復雜情況和復雜操作,實行復雜情況單獨立項,以體現技術難度差異。例如,明確設立人工晶狀體植入費,并根據患者病情不同設立常規、復雜情況,手術難度顯著提高時可按復雜情況收費。
值得注意的是,《指南》對大家熟知歡迎的“飛秒激光近視矯正手術”進行單獨立項,以支持創新技術轉化。國家醫保局方面表示,將“飛秒激光近視矯正手術”在項目名稱上與激光類型、特定設備脫鉤,將便于臨床收費理解,以及為未來創新轉化留出更多空間。
吳士君告訴記者,近視激光手術屬于非醫保項目,醫院可以自主定價。《指南》將項目名稱與激光類型、特定設備脫鉤,但是因為成本不一樣,統一價格項目不等于統一價格標準,各類設備、激光類型的成本、效果、適應證差異很大。
此外,針對眼科醫療服務中美容類項目的特殊性,《指南》在計價說明中明確眼袋整形術等屬于美容整形常用項目,供各地在制定價格管理方式時參考,以鼓勵醫療機構滿足多樣化需求,獲取增量性收入。《指南》還關注兒童近視、弱視問題,設立“散瞳驗光”“顯然驗光”“視功能訓練”等多個項目,促進近視、弱視兒童早診早治。
“規范化標準化的價格項目體系,將進一步推動醫療機構有效彌補眼科診療方面的不足和短板,為優化眼科醫療服務提供有力支撐。”國家醫保局方面表示。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指導各省醫保局結合實際做好對接落實,制定全省統一的價格基準,由具有價格管理權限的統籌地區對照全省價格基準,上下浮動確定實際執行的價格水平。